“把科研試驗示范區布設到農業主產區和典型生態區,共同探索出一條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路子,構建經濟、高效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3月17日—18日,由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聯合舉辦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場觀摩會在河南鶴壁召開。
會上,總結交流了“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重點專項“農業廢棄物好氧發酵技術與智能控制設備研發”項目研發進展。與會代表還赴河南柳江生態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了反應器現場,參觀了項目研發技術與設備應用情況。
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李季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項目通過高溫好氧發酵工藝,將有機廢棄物生產為有機肥料,實現了變廢為寶,服務于環保和循環農業產業,同時為科研單位的技術開發和企業的實際需求提供對接平臺。項目研發的堆肥反應器具有發酵周期短、占地面積小、設備集成化程度高、無二次污染等特點。以90m3的筒倉式反應器為例,單臺設備每天可處理有機廢棄物8-10噸,可滿足5000頭規模的養殖場糞便處理需求。開發的一體化智能反應器堆肥系統已成為我國解決農業面源環境污染與防治的有效途徑和發展趨勢。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聶善明在會議上指出,本項目體現了科技與經濟結合,明確產業導向和問題導向,契合了技術研發創新度、產業需求關聯度和產業發展貢獻度,進展良好,亮點頻多。
聶善明希望,未來三年,相關科研人員要緊密圍繞農業綠色發展這一光榮、艱巨的歷史使命,聚焦目標,協同攻關,把研發成果放到田間地頭、放到生產車間實地檢驗,把科研試驗示范區布設到農業主產區和典型生態區,共同探索出一條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路子,構建經濟、高效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和科技創新事業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會議發布《中國堆肥企業調研報告》。項目牽頭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向參與技術示范應用的10家企業授予項目示范基地稱號。
來自科技部、農業部等主管部門以及科研教學單位的100余位領導和專家參加會議。
掃一掃,關注我們
聯系人王經理
電話:15516932988
座機:0371-58685011
傳真:0371-58685011
郵箱:2322580958@qq.com
地址:鄭州市滎陽索華路與龍港路交叉口